为什么要给孩子定期检查视力?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0-6岁是我们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一生的视觉质量,因此,每位家长都应当高度重视并呵护这一时期孩子的眼健康。
近视后,只要配副眼镜就行了吗?其实,近视后的孩子,我们需要做的远不止是配副眼镜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要给孩子定期检查视力?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定期视力检查的重要性
1
及时了解近视、远视、散光等潜在视力问题
可在视力问题出现的早期阶段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避免视力问题进一步加深。
2
监测视力的变化情况
通过监测可及时发现视力的下降趋势,从而调整用眼习惯,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等,以此预防或减少近视的发生。
3
制定个性化近视防控措施
根据视力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眼镜或角膜塑形镜等矫正方法,并根据视力变化情况做出方案调整。
4
建立视力健康档案
通过建档,记录每次检查的结果和变化情况,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您的视力状况,为未来的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孩子的视力检查包括哪些?多久要查一次?
1
初查
初查:检查视力、度数(远视/近视)、眼轴、眼压、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评估眼部健康(角膜、晶状体、眼底等)情况排除先天性疾病,另外,根据不同的情况还可以做相关的视功能检查。
对于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初查,2周岁半以上的儿童基本可以配合,初查的项目可以尽量完整一些。
2
复查
重点关注视力发育、度数改变和眼轴涨幅。还有一些特殊验配的检查,比如OK镜(即角膜塑形镜)的验配还需要进行泪膜检查、内皮检查等;异常双眼视问题需做一系列的视功能检查等。
幼儿园期间,用眼不多的孩子常规可以每6个月复查。小学阶段起,通常建议每3个月复查。
孩子的视力检查有哪些关键词?
1
远视储备
与年龄相匹配的远视度数是“远视储备”。一般情况下,婴幼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而后随着生长发育,眼睛的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这期间的远视状态也被称之为“远视储备”。
“远视储备”好比个人的银行存款,当存款被用尽就是“正视眼”,当过度消费需要贷款时就是“近视眼”。眼轴越短,远视储备越多,随着生长发育,眼轴增长,远视储备也会逐渐减少。
2
眼轴
眼轴长度是指眼球的前后径长度,刚出生时只有16-17mm,成年后平均23-24mm。近视患者眼轴增长,近视度数就会加深,通常眼轴增长1mm,可能增加200-300度左右的近视。
眼轴长度测量在近视防控上有重大意义,是衡量近视防控效果的客观标准。很多近视防控手段都是通过控制眼轴增长速度来达到延缓近视进展的目的。
3
角膜曲率
指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值。
角膜曲率具有多方面的参考意义:屈光性近视的成因之一;判断有无角膜散光及散光的性质;验配隐形眼镜的关键参考参数之一;诊断某些眼部疾病。
近视了该如何科学矫正?
孩子近视后,在专业的验光师和眼科医生的指导下配镜很重要。很多家长误以为佩戴眼镜会导致近视度数增加更快,不愿孩子戴镜。其实眼镜的主要作用就是让我们看得清,戴镜后可以获得清晰的成像质量,不配眼镜、一味降低配镜度数都会加重视疲劳,从而使近视度数加深过快。
还有很多家长想拿着孩子的验光数据去网上或者眼镜店配镜。其实,电脑验光度数不等于配镜处方。准确的医学验光得到的验光度数,只是配镜的基础,一副合适的眼镜不仅是让屈光不正的患者看得清晰,而且要持久舒适,需要综合考虑到年龄、用眼需求、配镜目的等情况。
度数、散光数据、轴向、瞳距、主视眼的数据、瞳高、前倾角等以及适合自己的镜架、镜片,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会影响戴镜效果。因此选择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科学、准确地评估后配镜真的很重要。
9月28日(本周六)下午2:30,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将在院内举办视光感恩回馈活动。现场不仅有精美签到礼,还有抽奖礼、优惠礼,活动现场福利多多,期待你的参与!
扫描二维码报名! 名额有限,尽快报名哦!